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bat365在线登录入口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学院召开第三十五期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22-06-23     点击数量:

学术沙龙现场

学术报告、交流老师

副院长杨圣奇教授主持

2022年06月22日下午,在bat365在线登录入口楼A220召开第三十五期“促进融合、启迪思维、收获灵感”系列学术沙龙活动。本次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共计30余名师生参加,共同探讨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会议由副院长杨圣奇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邀请学院和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崔振东、沈洪垒、尚晓吉、刘耀徽、张雨老师分别做了《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管线变形影响研究》《基于联合权重反褶积的多频数据融合方法研究》《UCG围岩温度场-裂隙场-气水渗流场联动演化规律》《戈壁区包气带水动力参数测量与核素迁移研究》《纳米材料浆液粗糙裂隙动水注浆研究》的学术交流。

崔振东老师汇报了近期研究成果,包括隧道下穿引起既有管线纵向变形理论研究、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管线影响的有限元分、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管线影响透明土模型试验;沈洪垒老师基于Ormsby子波模型的分析验证了不同频率组分对于分辨率的重要性,拓宽频带宽度(低频或高频)将提高子波的分辨能力,认为多频采集及融合能够有效缓解震源子波反褶积处理的不适定性,联合权重反褶积融合相比常规方法,在频带重叠区域能够获得更为有效的噪音控制效果;尚晓吉老师基于严谨的试验研究,揭示了UCG围岩温度场演化规律、高温作用下围岩裂隙演化规律、破碎围岩气水渗流场演化规律;刘耀辉老师指出涌水地质灾害会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工期延误,注浆是解决突涌水灾害的常用方法,并在大量隧道突涌水治理工程中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其理论发展仍有待丰富发展;张雨老师认为只有查明包气带土体成分组成、土水特征及核素迁移规律,才能使核废料相关厂区选址及后续建设更加合理,从而充分发挥包气带在核事故下保护地下水的天然屏障作用。

本次学术沙龙突出环境岩土工程研究前沿,与会教师共同交流探讨最新研究成果,实现学术思想碰撞,开拓科研思路,丰富当前研究,优化学术体系。

新闻来源:金珈印 崔振东

摄影:姜涛

审核:杨圣奇

责任编辑: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