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9999js金沙老品牌!

学院新闻
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
2020-11-09 21:05 点击: 作者: 来源:9999js金沙老品牌

 

 

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代表合影

2020年11月7日,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兰州大学会议中心502举行。参加本次大会的有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任春峰理事长、牛又驿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韦尧兵教授,以及来自省内知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咨询单位、监理单位、研究单位及设有土木建筑类专业的本科、高职院校的56名委员参加了本次会议,成立大会由兰州理工大学韩建平教授主持。

会议第一阶段,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牛又驿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宣读成立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批复文件,同意由兰州理工大学作为教育工作委员会挂靠单位,筹备成立教育工作委员会。根据土木建筑学会章程,民主选举了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6名,主任委员由韩建平担任,副主任委员分别由虞庐松、黄宁、曹万智、齐广平、苏建宁、王娟丽担任,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任春峰理事长为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颁发了证书。

牛又驿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宣读成立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批复文件

韩建平宣布当选主任与副主任委员

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任春峰理事长对教育工作委员会提出了殷切希望,将为我省土木建筑行业校企协同育人、校校协同育人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工作委员会、高校、行业企业多方加强合作交流,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围绕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竞赛、实践教学、产学研协同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与交流,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贡献力量。

任春峰理事长讲话

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韦尧兵教授代表兰州理工大学感谢学会支持我校作为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挂靠单位,这为我校向全省科研院校和设计、施工、监理、咨询、管理单位学习创造了难得的机会,为我校参与全省土木建筑行业发展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搭建了坚实的桥梁,为我校加强省内高校和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的联系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校将不断深化和加强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的协作合作,共同开展学术交流、推进科技研发创新,共商行业产业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共享实验实践平台、推进学研产协同育人,大力推进学校土木建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全省工程建设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韦尧兵副校长致辞

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韩建平教授介绍了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成立背景和筹备情况,并做表态发言。他表示,教育工作委员会将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推动甘肃省普通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其他副主任委员也都对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和工作开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建议。

虞庐松副主任委员讲话                              黄宁副主任委员讲话

  王娟丽副主任委员讲话                         王文达秘书长主持交流研讨

经提名审议,大会一致通过王文达担任秘书长,刘奔腾、马天忠、蒋代军、田政锋担任副秘书长。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由王文达秘书长主持,交流研讨教育工作委员会工作重点,并就2021年工作进行部署。省内各行业、领域用人单位对目前在人才引进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困难等逐一说明,以对今后各大、中、高职院校的在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机制、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进。

与会委员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中肯、宝贵的意见,设计单位认为,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年或者半年内可以到设计单位来实习,且在校内是可以适当加强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和绘图能力,教师也可以参与到他们的研究课题中来;施工单位认为,人才培养上可以侧重到比如BIM建模上来,同时加强学生的研究能力,夯实基础;监理单位认为,学校培养了学生专业知识能力,也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定要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民营企业认为,面临人才引进困难,高新聘请都不来,他们主动机会,和学校联合培养学生,为公司输送优质人才。

与会委员展开讨论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国即将率先进入后疫情时代。面对土建行业的新态势、新变化和新机遇,对土木建筑类的教育教学带来诸多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教育变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再一次凸显。在此大背景下,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应运而生,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必将发挥学会在土木建筑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政策研究与咨询、理念传播、行业研究、指导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组织大学生各类学科竞赛和大学生论坛、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大学生评审、深化产教融合、扩大内外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化教育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